1月18日上午,贵州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贵阳胜利闭幕。至此,省两会画上圆满句号。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以多种形式及时了解省两会盛况,深入学习省两会精神。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大家认为,过去的一年,贵州取得的成就振奋人心,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两会精神上来,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扛起新担当,作出新贡献,奋力谱写贵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持续改善民生 让发展更有温度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民生连着千万家,抓民生就是抓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是发展的起点、老百姓幸福的落点。
“2023年的十大民生实事饱含深情,经济、工业、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更是让人充满期待。”省总工会基层工作部一级主任科员丁玲说,作为工会基层工作的一名干部,将紧密结合实际,切实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大力推进新业态工会组建工作,广泛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不断扩大工会组织有效覆盖面;深化推进工会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强基层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把基层工会建设成为新时代职工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职工之家,更好团结引领广大职工为贵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农业科技是今年省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之一。“希望贵州能够打造出全国性的交易市场,成为全国魔芋良种、商品芋及产品交易中心,让企业和种植农户都能赚到钱,实现共享产业红利。”贵州省魔芋首席专家,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魔芋研究室主任丁海兵说,他们的技术团队初步解决了魔芋良种繁育、高效栽培、病虫草害防控、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等一些重大技术问题。通过科技助力产业发展,实现种植成功率较10年前提升了1倍,生产、经营、销售体系初步形成,人才队伍初步构建,使贵州魔芋产业在全国发展速度领先,成为全国市场重要版块。
聚焦急难愁盼 贴心办事更有力度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保健康、防重症”成为重中之重。
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林洁如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将认真学习贯彻省两会精神,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的新任务中,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于工作中,落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着力提升呼吸危重急症的救治能力;通过巡讲、短期培训班、长期驻点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呼吸病的诊治能力,为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助推贵州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今后我们将把‘保健康、防重症、强治疗、降死亡’作为首要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统一调度指挥,深挖潜力,推行‘1234’模式,有力有效有序开展新冠感染患者的救治。同时,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推进一院三区的建设,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学科专业技术水平,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省人大代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应会说。
加强人才培养 “贵州教育”更有高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方向把握准、成绩总结实、路径举措优,鼓舞人心,更凝聚民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说,牢牢把握部省合建和“双一流”机遇,做强贵州大学,围绕贵州高质量发展需求,用人才链对接产业链,用知识链对接服务链,强化解决生产实践中技术问题和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顶尖学科、汇聚顶尖学者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同时,积极谋划能源动力、机械等实用性强的学科申报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更好地满足新型工业化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贵阳市清华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夏江说,清华中学将不断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育人,着力以风清气正的环境育人,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新的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