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市纪委监委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涉及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使用公车、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活动安排等问题,既是反复出现的“常见病”,也是易发多发的“节日病”。
“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永远吹冲锋号,督促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贵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作风建设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
从革除“四风”这个党的自我革命“第一刀”开局破题,贵州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露头就打、严惩不贷,持续释放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强化“不敢腐”的震慑、织密“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动真碰硬 狠刹歪风邪气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公开发布多名干部审查调查信息,持续释放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强烈信号。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只管五年、十年,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十年来,贵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毅力,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锤接着一锤敲,涤荡歪风邪气,纠治顽瘴痼疾。
紧盯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持续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监督,对“四风”类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进行动态起底,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围绕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既查办酒驾醉驾违纪违法问题,又深挖严查背后可能存在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八项规定一子落,党的建设满盘活。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到解决吃拿卡要、庸懒散拖现象,再到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到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精准发力、系统施治,不断把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越抓越牢。
标本兼治 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您好,请调一下你单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失败的整改资料。”2022年11月2日,麻江县纪委监委到该县农业农村局,就问题整改开展“回头看”,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再监督”中整改落实到位。
近年来,贵州不断加强对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深入推进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紧盯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等领域,严肃查处干部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做好基层信访举报工作,常态化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振兴”专项行动,努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与此同时,针对基层“文山会海”“责任状”过多过滥、监督检查过频等问题,贵州常抓不懈、持续发力。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22年贵州省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要点》,从大力整治“文山会海”、减轻基层一线负担、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调研等方面明确改进作风、狠抓落实16条工作要点;省纪委省监委在10个县(市、区)建立纪检监察机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监督工作联系点,通过以下看上,发现并纠正增加基层负担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迈步新征程,全省上下正以激浊扬清的风气之变带动党风政风民风焕然一新。
久久为功 作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既拔作风之弊的苗,又铲“四风”滋生的土,贵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科学精准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遵义市纪委监委紧盯“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在全市开展“码上监督”;黔东南州纪委监委运用大数据比对,深挖违规公款吃喝问题线索……通过信息化技术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大数据”手段不断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持续深入开展专项监督,有力祛除“四风”“障眼法”,坚决防止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滋生蔓延。
为巩固作风建设成果,贵州还制定出台了《关于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的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行为纪律处分规定》,举办新任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培训班,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抵制歪风的自觉性。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贵州严的基调、严的标准、严的氛围不断强化,广大党员干部正以更加优良的作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书写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