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 新闻中心
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
发表时间:2022-10-24     阅读次数: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作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的重大论断。这一论断,清晰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思想智慧。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妥善处理两个基本关系:一是人与人的关系,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人与人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同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高度统一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准确把握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面性变化,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是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至关重要的问题。

新时代新征程带来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我们党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新境界。我们党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我们深入领会这一使命任务的丰富内涵,主动适应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要求,面向未来不断开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殷殷嘱托,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现实指向和科学指引。应当看到的是,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仍有不小差距。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我们必须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多彩贵州,为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贵州省“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下一篇:【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多措并举构建开放新格局——贵州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首页 | 关于我们 | 交流动态 | 新闻中心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346号(财源宾馆7楼)   邮编:550004 电话:0086-851-86892130   传真:0086-851-86892041
  • Copyright 2019- 贵州省国际文化科技交流中心  备案号:黔ICP备20000250号-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