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 55项领先科技成果云上发布
5月26日,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线上举办。今年数博发布共征集到来自大数据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437项,经过多轮严格评审,评选出55项获得领先科技成果奖的项目。其中,“新产品”24项、“新技术”26项、“商业模式”5项。
此次奖项评选,腾讯、华为、阿里、小米等知名企业均参与申报。“新产品”24项包括“华为云GaussDB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RealSecure隐私保护计算平台”等,“新技术”26项包括“新一代Kaldi”“基于区块链的冬奥绿色电力交易及溯源关键技术与应用”等,“商业模式”5项包括“天池数据科学竞赛平台”“‘浪潮粮企云’粮食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等。
今年数博会“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会”旨在展现工业、农业、旅游业等领域大数据相关领先科技成果,体现大数据影响力和创新力,彰显大数据领域从业者的智慧和贡献,搭建世界级的创新交流展示平台。发布活动中,获奖项目以视频演示的方式,展现大数据领域最新领先科技成果,分享大数据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共谋大数据产业新发展,共享大数据时代新机遇。
2019年1月,“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奖”在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成功备案,成为唯一以大数据为主题的社会科技奖励,其专业性、权威性、引领性获业界一致认可。抢数字新机,享数字价值。未来,数博发布平台将再接再厉,持续为中国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搭建“大舞台”,成为吸引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的“强磁场”,为推动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数字动力”。
引领大数据产业发展 最佳实践“十佳大数据案例”揭晓
5月26日,“大数据产业发展系列研究成果发布会暨数博会‘十佳大数据案例’揭晓活动”以线上形式举办。发布会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电子商会数据要素发展工作委员会协办。
今年评选出的“十佳大数据案例”包括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的阿里云云原生一体化数仓、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的梦饷基于华为云一站式数智融合平台创新应用、深圳市洞见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隐私计算的省级政务数据开放平台、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普元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K2Assets®工业数据智能平台、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乾坤”大数据操作系统、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的指标体系运行平台DTSphere IFP、北京海天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基础数据训练与测试服务平台、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的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连续五年开展数博会“十佳大数据案例”评选工作,为我国大数据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此次发布的“十佳大数据案例”是经过业内专家推选出的最佳案例实践,将有助于在大数据技术攻关、应用及模式创新等方面引领产业发展。
活动上还发布了《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1-2022年)》。该报告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苏州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编制,估算了数据要素的经济贡献度,建立了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指数模型,针对当前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未来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打开数字文明之门的一把新钥匙 “数字文明三部曲”英法德文版贵阳首发
5月26日,“数字文明三部曲”英法德文版首发仪式在贵阳举行。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亚洲区高教及专业出版业务总监吕凯发布《块数据1.0-3.0》英文版。兰培德国际学术出版集团英国牛津分社全球出版总监露西·梅尔维尔发布《数权法3.0》法文版、德文版。浙江大学出版社副总经理张琛发布《主权区块链2.0》中文简体版。
此外,万卷楼图书公司总编辑、业务副总经理张晏瑞发布《主权区块链2.0》中文繁体版。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全球图书业务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汤恩平发布《主权区块链2.0》英文版。加拿大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总编辑格雷格·琼斯发布《主权区块链1.0》《主权区块链2.0》法文版。卡努特国际德国总编辑胥大海发布《主权区块链1.0》《主权区块链2.0》德文版。
“同时发布‘数字文明三部曲’英法德文版,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在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迈出的很大一步,发出了数谷贵阳的时代声音。”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栗峥说,“数字文明三部曲”在数据之中提出了“块数据”,在数据之间提出了“主权区块链”,在数据之上提出了“数权法”,在三条道路上以“三驾马车”的方式同时发力,并行前进,并驾齐驱,向数字文明的未来奔涌而去,这正是“数字文明三部曲”的意义所在。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连玉明认为,数字文明正在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数字文明不是东西方文明冲突、博弈的过程,而是东西方文明交融、互鉴的过程。“数字文明三部曲”为理解数字文明时代奠定了理论、价值和法理基础,为窥探数字文明图景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为打开数字文明之门提供了一把新钥匙。
提供大数据全景观察“风向标” 《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6》发布
5月26日,由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研究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大数据理论成果《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6》在贵阳发布。
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是我国首套大数据蓝皮书,2017年首次编撰出版,至2022年已连续出版六册,,是每届数博会期间对外发布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已成为研究大数据各领域发展水平,系统研判中国大数据发展形势的重要窗口。
蓝皮书介绍,数字中国指数(群)自2017年面世以来,采集517个指标,累计万余条数据,通过指数构建与数据分析,客观反映了国家、地区和城市大数据发展和建设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是持续追踪大数据的发展变化和趋势,展示地区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和问题,为社会提供全面、系统、深入的大数据全景观测的“风向标”。
据悉,本年度数字中国指数测评在原有相关研究基础上创新性构建数字竞争力指数、数字经济指数、数字社会指数、数字政府指数、数字法治指数和数字安全指数六大指数,对评价体系进行局部创新和系统更新,并结合权威统计数据,对2021年大数据各领域发展进行综合评估,从中梳理出当今全球和中国数字化建设的八大数字新发现:一是G20国家数字竞争力呈现“2+8+10”格局,中美表现尤为突出;二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数字竞争力排名逐年上升;三是省域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1+5+N”分布;四是杭州深圳竞逐市域“数字经济第一城”;五是数字社会建设东部地区整体向好,西部部分地区发展势头强劲;六是数字政府建设东部整体强于中部和西部;七是广东、江苏、北京、浙江、贵州等地区位列数字法治建设第一梯队;八是数字安全建设各地形成“一超六强”布局。
政府大数据治理与创新 《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报告(2022版)》正式发布
5月26日,在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政府数字治理能力”专题发布会上,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政务数据资源研究所所长胡广伟团队研制的《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报告(2022版)》正式发布。
本次发布以“政府大数据治理与创新”为主线,结合2022年数博会“抢数字新机,享数字价值”的年度主题,展示了南京大学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领域的部分成果。
据悉,2017年以来,南京大学政务数据资源研究所、南京大学国家双创基地及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连续6年围绕社会和公众对政府电子服务的“用户体验”,对政府电子服务能力开展评估,形成并发布《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报告》。
《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报告(2022)》以政务网站、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政务APP和政务短视频五种服务渠道为切入点,通过全样本测评获得分析数据,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省、市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水平,并总结得到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的最佳实践。
项目团队从三个层面(省、直辖市、地级市),结合五种渠道测算出省、市电子政务服务能力五种单项指数(政务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和政务短视频)和三种复合指数(综合指数、双微指数和新媒体指数),并对政务服务渠道、政务服务能力的时间演化及政务服务能力的区域分布等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项目团队还对过去6年各省市政府电子服务能力进行全面展示,系统报告了省级、地级市的电子政务服务发展水平。
兼顾两岸科技名词规范的大数据术语对照工具书 《海峡两岸大数据百科术语辞典》学术成果发布
5月26日,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中国大数据发展新型高端智库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发布了《海峡两岸大数据百科术语辞典》。
《海峡两岸大数据百科术语辞典》是以《数典》《大数据百科术语辞典》为基础,兼顾两岸科技名词规范的大数据术语对照工具书。目前,已完成全部研编,即将付梓出版。
该书由全国政协委员、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连玉明教授担任总主编,是全球首部全面系统研究大数据标准术语的海峡两岸对照工具书,是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的重大研究成果,是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创新实践。
《海峡两岸大数据百科术语辞典》着眼全球大数据领域发展,汇聚数百位科技专家和学术精英的集体智慧、融合现代科学和中华文化的新理念,提出了涵盖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战略、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经济、大数据金融、大数据治理、大数据标准、大数据安全和大数据法律在内的九个方面的术语架构,形成了统一规范、符合通用规则的学术话语体系和术语标准体系。
科技名词是科学技术形成、积累、交流和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建构中国特色科技话语体系、掌握国际科技话语权的核心内容之一。科技名词也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海峡两岸科教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普及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认为,《海峡两岸大数据百科术语辞典》的发布,有利于推动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和统一工作,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两岸科技交流,对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探索数据要素流通的“地方智慧” 《场景大数据白皮书3.0》正式发布
5月26日,《场景大数据白皮书3.0》在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发布。
作为场景大数据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白皮书3.0”是在前两年发布的场景大数据白皮书“1.0”和“2.0”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要素流通标的物现状、数据要素流通类型、数据要素流通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明确了数据要素流通标的物的内涵,提出当前数据要素市场流通的标的物不统一、数据要素有序流通条件缺失、脱离场景去设定数据要素交易机制、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的角色定位不清晰、数据要素市场缺乏基础规则向导、数据要素流通驱动力不足等问题的核心是“数据要素流通标的物不统一”和“数据要素跨场景流通条件缺失”。
“白皮书3.0”以安顺市和铜仁市的城市数据运营为典型案例,总结出数据要素流通标的应是特定场景下的数据要素使用权。基于“数据主体授权+监管授权”双授权模式,数据要素供应链和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建立,以场景应用为核心驱动了数据要素的跨场景流通,可解决数据要素流通条件不足、内在驱动不够、安全监管乏力等瓶颈问题,实现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为贵州探索数据要素流通提供了“地方智慧”。
“白皮书3.0”还指出,数据要素在流通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其在场景应用中的使用价值,而不是数据信息本身。另一方面,数据要素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价值不同,在流通过程中必须明确数据应用的场景。
“白皮书3.0”展望了数据运营的发展,提出通过对数据运营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构建数据供应链和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巩固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发展的基础条件,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服务机构参与其中,形成更加安全、可信、合法、公平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